大学作为创造和传播知识的殿堂,与产业结合,为企业提供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与企业联合,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已成为全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业务内容之一,而由大学直接办企业应该说是中国的独创。中国大学的这一行动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看法不一。即使在中国,这种引起大学体系变革的行为从开始就引起了争论,直到事实上的不可逆转,形成了中国教育和科技发展历史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一争论随着10多年来教育体制的变化和校园产业的成功,基本上使教育界和科技界得到了共识,王选教授领导的北大方正成为大学产业成功的最有说服力的佐证。
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被社会公认为未来中国知识经济主体,校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有多大?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校园产业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校园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障碍又是什么?
中国的大学所以能办产业,而且能够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1)技术上的优势,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使企业的研究开发力量太弱,技术进步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企业不注意培养技术资源,造成高等院校的技术研究水平明显高于企业的水平,所以当校园企业进入市场后,技术的优势弥补了校园产业市场能力的不足。(2)大学办成功的企业都是与目前大部分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同,知识含量较高,其产品参与竞争的群体相对少。(3)校园产业在创办时期的主要人才来源于大学,许多优秀人才,包括一大批教授、博士,形成了人才的优势。
高等院校所办企业也有许多不利的方面,(1)资金的缺乏,高等院校作为一个依靠国家投入来维持的机构,本来经费就十分不足,由教育经费来投入产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融资能力方面由于体制和机制方面限制,使大部分校园产业仍然在小规模维持。(2)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技术,由于研究人员对市场的认识和投入问题,大部分技术资源距产品化和规模生产的距离很远。许多研究人员酷爱自己的研究成果,失去了对市场的正确判断。(3)价值观在大学和企业有很大的区别,大学更注重学术上的成就和从事学术研究人员的学术地位;企业是以创造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实体,企业的人更重视将高科技成果变成有竞争能力的产品。(4)学校一直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特征,而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统一的理念和行动,利益的驱动,会使企业要求研究人员放弃自己不同的追求,统一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理念上,这对于从大学出来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选择,随着理念的调整和人员的更迭,也就造成了校园产业的产生和消失、辉煌和沉没,结果是往往走的不远。
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大学办企业经常会被控制权问题所困惑,实际所涉及到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内容是:校园产业是社会的一部分还是学校的一部分?有人认为校办企业走进了资本市场,资金、体制问题都解决了,实际并不如此。出于规模发展的需要,企业将必须从公众吸收更多的资金,大部分学校很难不断满足对资金要求。如何正确地处理“校办”、控股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是校园产业的一个重要的障碍,如果不能摆正大学在产业发展中的位置,大学产业的发展将永远是个问题。
以东北大学为例,随着东北大学软件产业规模的扩大,软件产业在东北大学开始了集团化的过程,以1991年成立的东大阿尔派为龙头成立了东软集团,先后建立了与日本东芝合资的东东软件公司,与辽宁邮电管理局的北国数据公司,与美国BITCOM的面向国际市场的软件开发公司,与韩国合资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开发公司,使人们认识到大学的角色是推动企业的发展,大学办企业的目标不是将自己办成一个控股公司,而是通过与社会的融合,来推动某一领域的产业的发展,今年东北大学在产业的又一大动作是将原来100%由学校拥有的东软集团社会化,与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宝钢联合成立宝钢东软信息产业集团,其目标是使大学培育的企业能走出大学的光环,不仅从学校,还要从社会上吸收更多的营养。
东北大学对软件产业的投入到目前,真正的现金流只有几十万,实物资产也只有几百万,而6年的创业使他们拥有了几个亿的净资产,十几家独立法人以软件为核心的企业群,靠的是将校办企业融于社会的理念。这不仅仅架设了大学与社会的桥梁,也为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一所大学所应该作出的贡献。实践使他们对大学产业有了如下的认识:
(1)大学不要从拥有一个产业的概念出发来发展学校的产业,大学简单地从资本的拥有来控制产业,产业一定不能走向规模。只有跳出校园,让企业从社会上吸收更多的资源,企业才可能得以充分的施展。
(2)大学办产业要办成现代企业,不能用大学的体系来约束企业的体系。
大学要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者和支持者、投资者。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独立运行的实体,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所明确的经营目标和方针来实现投资者的意志,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更不能将大学所制定的规定来让企业执行。